首页

脚责视频

时间:2025-05-29 22:35:10 作者:习语丨“让科研人员心无旁骛、潜心钻研” 浏览量:35030

  “科技是国之利器,国家赖之以强,企业赖之以赢,人民生活赖之以好。中国要强,中国人民生活要好,必须有强大科技。”

  “全部科技史都证明,谁拥有了一流创新人才、拥有了一流科学家,谁就能在科技创新中占据优势。”

  今年5月30日是第九个全国科技工作者日。习近平总书记一直非常关心科技工作者,对肩负科技强国重任的他们寄予厚望。

  “强起来要靠创新,创新要靠人才”

  “国家科技创新力的根本源泉在于人”“一切创新成果都是人做出来的”“强起来要靠创新,创新要靠人才”“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,人才越多越好,本事越大越好”……在科研院校、科技企业考察时,在与科技工作者交流时,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指明科技人才的重要性。

  从李四光、钱学森、钱三强、邓稼先等,到陈景润、黄大年、南仁东、袁隆平等,一代又一代科学家不畏艰难,无私奉献,作出了重大贡献。总书记时常亲切地提起他们的名字,指出“新时代更需要继承发扬以国家民族命运为己任的爱国主义精神,更需要继续发扬以爱国主义为底色的科学家精神。”

  “科技创新靠人才,人才培养靠教育,教育、科技、人才内在一致、相互支撑。”2024年6月24日,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科技大会、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、两院院士大会上提出“深化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”的重大课题。2024年7月18日,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《决定》对此作出了重要部署。

  2024年10月,习近平总书记先后到福建、安徽考察,两度强调“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”。2024年11月,总书记来到湖北考察,省里汇报时有句话,给总书记留下了深刻印象:“‘点菜的不吃饭,吃饭的不买单’。这个形容的是过去有种现象,教学归教学,论文归论文,创新归创新。这种产学研脱节的情况必须改变。”

  “实现科技自主创新和人才自主培养良性互动,教育要进一步发挥先导性、基础性支撑作用。”今年全国两会期间,习近平总书记在看望参加全国政协十四届三次会议的民盟、民进、教育界委员并参加联组会时强调,“必须深刻把握中国式现代化对教育、科技、人才的需求,强化教育对科技和人才的支撑作用,进一步形成人才辈出、人尽其才、才尽其用的生动局面”。

  “在突破关键核心技术、前沿技术上抓紧攻关”

  “虽然我国科技事业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,但原始创新能力还相对薄弱,一些关键核心技术受制于人,顶尖科技人才不足,必须进一步增强紧迫感,进一步加大科技创新力度,抢占科技竞争和未来发展制高点。”

  2024年6月24日,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科技大会、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、两院院士大会上清醒地分析形势,明确指出“拥有强大的关键核心技术攻关能力”是我们要建成的科技强国必须具备的基本要素之一。

 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,“关键核心技术是要不来、买不来、讨不来的。”“要增强责任感和危机感,丢掉幻想,正视现实,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,加快攻克重要领域‘卡脖子’技术。”

  “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”,习近平总书记一直念兹在兹,尤其是过去一年多来在不同场合频频提及。

  在二十届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体学习时,强调要“以关键共性技术、前沿引领技术、现代工程技术、颠覆性技术创新为突破口,充分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,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”;

  在看望参加全国政协十四届二次会议的民革、科技界、环境资源界委员并参加联组会时,寄语科技界委员和广大科技工作者“加强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,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”;

  在湖北考察时,强调“加强关键核心技术研发攻关,构建大中小企业协同创新机制”;

  ……

  今年4月30日,习近平在主持召开部分省区市“十五五”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座谈会时再次强调,要“瞄准世界科技前沿,在加强基础研究、提高原始创新能力上持续用力,在突破关键核心技术、前沿技术上抓紧攻关”。

  “让青年科技人才安身、安心、安业”

  “科研工作者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骨干”。2024年10月17日,习近平总书记在安徽合肥滨湖科学城考察时说,“党中央非常重视和爱惜科技人才。‘人生能有几回搏’,大家要放开手脚,继续努力,为实现科技自立自强贡献聪明才智。”

  “让科研人员心无旁骛、潜心钻研”,习近平总书记心心念念,亲自谋划。

  调动科技人才创新积极性,总书记切中要害:“赋予科学家更大技术路线决定权和经费使用权”“要完善科技奖励、收入分配、成果赋权等激励制度,让更多优秀人才得到合理回报、释放创新活力”。

  为科研人员减负松绑,总书记语重心长:“切实减少为报项目、发论文、评奖励、争资源而分心伤神”“决不能让科技人员把大量时间花在一些无谓的迎来送往活动上,花在不必要的评审评价活动上,花在形式主义、官僚主义的种种活动上!”

  加强青年科技人才培养,总书记情真意切:“支持青年人才挑大梁、当主角”“对他们充分信任、放手使用、精心引导、热忱关怀,促使更多青年拔尖人才脱颖而出”“让青年科技人才安身、安心、安业”。

  科技创新大潮澎湃,千帆竞发勇进者胜。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:“实践证明,我国自主创新事业是大有可为的!我国广大科技工作者是大有作为的!”

  “每次来都能看到新突破。”2024年11月5日,习近平总书记走进湖北武汉产业创新发展研究院,观看科技创新供应链平台成功案例展示和科技创新成果。

  总书记有感而发,“科技高峰和产业高峰都要靠我们自己去攀登。我看好你们,看好中国的创新人才,也看好我们的创新体制。要增强自信、志存高远。世上无难事,只要肯登攀。”

  监制:梁昌杰

  策划:岳小乔

  撰文:仰婉晨

  海报:王宇峰

展开全文
相关文章
高清大图|习近平主席抵达喀山 再启元首外交时间

作为江苏首条联通拉丁美洲地区的全货机定期航线,该航线填补了江苏至墨西哥的航线空白,为更多“国货”搭建起通往拉美地区的“空中货运走廊”。

“2·14”恶性撞船事件仍未善后 国台办指民进党当局出尔反尔

“在湖州看见美丽中国”(法国)城市推介会举行

平整治理2170亩土地,修造搭建50余个温室大棚,增设完善排灌工程、电气工程、集配中心等系列配套设施,这些都给公司资金周转带来不小压力。“建行及时注入的贷款资金,让项目建设重获生机。”公司负责人老罗对贵阳城北支行的感激溢于言表。

武警广西河池支队军人运动会火热来袭

作为餐饮老字号,全聚德在“人”的方面具备深厚的优势积累,通过持续推动在“人”的方面的优势释放,与消费者展开深度沟通与互动,为老字号品牌“代言”,多维度讲好品牌故事。据介绍,首先,全聚德做好挂炉烤鸭“非遗技艺”有序传承,并于2023年公司“159周年”庆典活动上为第七代传承人“授牌”,储备烤鸭技艺人才,保证老字号烤鸭菜品持之以恒的高水准。2023年10月,公司荣获由中国烹饪协会主办的“2023中国首届烤鸭技能烹饪大赛”颁发的最高奖项“传统挂炉烤鸭优质奖”,再度体现出人才方面的优势,极大提升老字号的市场号召力。其次,全聚德通过品牌IP“萌宝鸭”及“萌宝星厨”打造品牌IP传播体系,采取线上视频+直播、线下巡演+教学的形式,向年轻一代消费者传递老字号非遗技艺、深厚历史积淀,传播品牌文化。特别是在系列动漫短视频《做讲究的中华美食》大获成功,赢得小朋友们广泛喜爱的基础上,全聚德继续围绕“全聚德百年传承”“中华美食”等主题展开新作,包括与网络热门漫画主创团队“我是不白吃”进行战略合作,相互赋能助力非遗传承。再次,全聚德掌门人周延龙还亲自上场,通过直播带货、校园讲课等多种形式展示老字号国家级非遗技艺,讲述品牌故事,发挥出唱响老字号品牌的“火车头”作用。

走近全国优秀教师代表——树立“躬耕教坛、强国有我”的志向和抱负

比如,在西方文明的发展过程中,其宗教信仰的传统与哲学思辨的传统影响很深。然而,部分西方思想家认为中国没有信仰与理性的传统,这其实是误解。当然,我们也重视文明从古代到现代转型期间的那些伟大著作。比如说我们所研究的文艺复兴,是在基督教文明的背景下,倡导复兴古代希腊和罗马文明的智慧,尽管我们不能说那时就有了古典学。尽管古典学作为一门现代学科,一直到19世纪才真正出现。

相关资讯
热门资讯
链接文字